太白山的水
2016-07-12 15:09:02 來源: 點(diǎn)擊: |
作者:燕劉
很早就想去太白山了。
那里的樹,那里的山,那里的一切……很是讓我按捺不住。旁邊的人都說太美了,我沒去過那兒,也沒有路過,只能是別人說什么,我想什么,我的感覺隨著他人走了。
時間長了,難免會產(chǎn)生一些漣漪。夢里也是去過幾回的,而且這個念頭很是強(qiáng)烈,非去不可的。
觀其他的景正其名,這次有了一次瞻仰太白豐姿的機(jī)遇,也就給了我一次“正其名”的機(jī)會了,那從欣喜的感情自是不說了。
閑話少說,我還是說說太白山的水吧!
別的大山,或者大川,我沒去過。或許,它們比太白山高,或者水美。但是遺憾和很,太白是第一個給了我青山秀水,“山中有澗潺潺過,洞中山影仞仞升”概念的山,別的山或者川,即使再美再秀,也和我無緣了,何況太白山也是很美,很高的山了。
當(dāng)日早上,我們驅(qū)車沿著DNA鏈似的盤山公路上升。路上,山中涼氣漸漸襲來,禁不住的打了個寒噤,才復(fù)明白“山意”是何用意……山意的漸漸變涼,心胸漸漸開闊那種感覺只有腳下的螞蟻?zhàn)顬槔斫狻?br />
太白山的水異于河流之水、湖泊之水、潺潺之流,它與大地?zé)o緣,不從大地流,,是飄下來的,它輕盈,薄如斯,輕若天,無半點(diǎn)俗氣。倘若江河之水是剛猛的勇士,橫沖直撞,一路開將下來;那太白山的水便是飛揚(yáng)的仙子,輕舞的飛天,揚(yáng)揚(yáng)颯颯,蝗刻透著山的靈異。不妨這樣設(shè)想,大洋的水胸襟開闊,心懷至大,像一位憂天憫地的人間大賢;太白的水便是步履盈盈,攜老扶幼的小家碧玉了。
太白的山內(nèi)秀其中,外巧于人,點(diǎn)點(diǎn)透著山的靈性,滴滴映著山的雄偉,不似他山之水,與山爭名,先山而名。入山不見水,難以激起我的豪情似水,心仿空靈了。
一路上。趴在車窗邊,心里一陣陣地痛苦,痛苦什么了,痛苦看見路邊的水流下我揖揖作別。我上山,它下山,我借助著現(xiàn)代文明征服著大山,它卻默默地剔差著堅(jiān)石怪角,它不張揚(yáng),它不顯山露水,而只是默默地流著。
車子好不是容易停下來,我也難得親近一下太白山的水。我迅速地跳下車子,蹦著石級,躍過青石板,而后輕輕地坐地溪流邊的水石上,聽著自上而下的潺潺的水聲,我也仿佛在聽古時小腳女人的石碎步聲,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,輕輕一擊,偶爾一顫,飄下的水仿佛一下子沒了主心骨似的,四散開去,如綢緞般的身子便也輕輕地散開而去。霎時,便成了朵朵被打濕了的會飛的花瓣兒,隨風(fēng)而飄去了,此時,眼里只有云,而無霧;這種感覺也像是一片打濕了的云,盈盈卿卿。那些泛濕了的云,打濕了的瓣便也化成了山的愛意,或感激,或心悲,或愛恨交織,或也悲情憫憫,或悠悠的幽綿之心,諸般種種,勿須多言。
你只需閉上眼睛去想,去夢……云有多輕,水便有多美,你只需從朦朦朧朧的未知中,從泛泛而濕的水霧里去探尋,去探究。
太白山的瀑布,沒有那種乍乎乎的感覺,是一種很細(xì)膩的味道。它沒有幾里處便聞其聲的感覺,只是一兩米的天籟之音,是那隱隱的水擊石響,是朦朦朧朧。如果沒有事先得知前面有瀑布,你斷不能肯定那朦朧的天籟之音來于瀑布,反倒有些小溪潺潺的感覺了。
走近一看,便徹底改變了我對瀑布的所有設(shè)想和猜測。
沒有玉帶似的光滑,卻也水竟朦朧;沒有轟隆的絕響,但也有濕濕的花瓣之音;沒有水練似的泛白,右也每每透著山的高達(dá),似乎山也化成了水,自上而下,時時泛著幽幽的綠影,青芒斗起,似公孫大娘舞劍一般。
我喜歡太白瀑布從上而下的自然,卻無意它飛瀉而下但被人為收斂的無奈,它應(yīng)是,天然地沖出一個深幽的潭,潭水綠幽幽,讓你往返,令你駐足,即便濺得滿身水霧,那也是自然愜意。忽有跳入潭中,死不足恨地感覺,小蝦小魚偶爾游來一兩條,攪動得春光乍瀉,也更顯得山的綠,水的幽了。正如我們做人,天性不同,人亦有別,故有深淺高低之分了,水清水濁,潭深潭淺,這也是其中之故。
太白山的水有曲徑通幽之想,兼有柳暗花明之感,博之悠然南山,采菊籬下之妙,更之我欲乘風(fēng)歸去的良心之境,讓你覺得那輕盈的水霧是蘭花瓣上顫抖地露珠,或者仙女的眼淚……太白山的水在流動中透露著清澈,與他山相仿,何談深刻?
可鳥過留影,水越停聲,太白的山給人的是緣于對空靈的感慨和深思??珍?,說不清,道不明,“山廣如皿,水流其中,空曠水擊,自有空靈。”這只是我和猜測罷了,但太白的水對于我的啟示很深,水似躍著石尖,輕輕泛起,又輕輕避過;似是空中流動,卻也天馬行空;又似時時冒著靈氣,卻也時時刻刻被自然撕割。或許,這就是空靈吧!
不知是否,皆因天緣。
人有人性,水有水性。
水性較之人性稍軟,人性較之水性偏暗,水的軟,人的暗,都是陰郁的。水是大自然的附屬,它無欲無求,人卻是天然的主宰,卻不應(yīng)無欲無求。如果我們的暗可以化掉,那我們就應(yīng)當(dāng)主動接近自然,讓我們?nèi)诵缘陌等苡谒校谟诖笊?,融于自然,何樂而不為?br />
|
|
上一篇:上善紅河 |
下一篇:太白山賦 |